西宁多举措开拓对外贸易国际通道
一直以来,青藏高原造就的藏毯、新能源、新材料、特色生物等特色产品深受外商的青睐。今年我市将从优化产品结构、加快基地建设、打通国际营销网络等多个方面增强外贸竞争优势,开拓对外贸易的国际通道。
近年来,我市硅铁、机电、纺织、山羊绒等主要出口商品均有所增长,形成了藏毯、民族服饰、“三绒”制品为优势产品,新能源、新材料、高原特色生物产品为高新产品的出口产品框架。到目前为止,我市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已发展到900余家,有进出口业绩的企业达103家。
今年,我市将继续优化外贸产品结构,巩固藏毯、民族服饰、“三绒”制品、高原特色农畜产品传统出口优势,增加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生活用品的进口;鼓励外贸龙头企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支持外贸企业兼并重组与外并购,鼓励有实力、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合作;积极打造湟中县藏文化产业、东川工业园区有色金属省级出口基地,扩大文化和有色金属产品出口。
另外,将支持企业在中亚、南亚、西亚、中东等国家建设产品展示营销网点。重点在中亚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市、南亚尼泊尔加德满都市、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建设青海(西宁)特色商品展示及营销中心;扩大南亚巴基斯坦伊斯兰堡中国丝绸及青海穆斯林产品国际营销中心规模;增加并扩大中东及东南亚地区穆斯林服饰及用品国际营销中心。
相关链接:
据福州海关和厦门海关统计,今年前两个月,我省外贸进出口1709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高出全国11.5个百分点。其中,进口523.6亿元,下降11.7%,出口1185.4亿元,增长22.5%。
数据显示,福建外贸增长由负转正(1月份我省外贸进出口928.5亿元,同比下降11.4%),2月出口的强劲反弹发挥了关键作用。据统计,2月,我省进出口781.3亿元,同比增长52.2%。其中,进口236.5亿元,增长0.7%,出口544.8亿元,增长95.8%。
在1-2月进出口额上,美国、欧盟、东盟三大市场位列前三,分别为286.8亿元、275.4亿元、23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8%、8.2%、27%。值得注意的是,受益中韩自贸协定即将签署的潜在利好,我省与韩国之间的贸易量呈现大幅增长。1-2月,我省共对韩国进出口67.5亿元,同比增长33%。
据了解,前2个月我省出口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机电产品和七大类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七大类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中,除玩具出口为小幅增长,服装、鞋、纺织纱线产品、家具、塑料制品、箱包等出口均有20%以上的增幅。
2月份我省外贸出口大幅增长,与国家的激励政策密切相关。如1月1日起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7%,极大增强了厂商的出口欲望。此外,去年2月恰逢春节后的出口低谷期,同比基数较低,也是重要原因。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